我公司智能穿戴设备成功应用司法矫正定位项目
admin
“以前总要担心手机是不是没电,是不是欠费,生怕影响考核。这下可好了。”5月23日上午,某地市司法局试点高新区的300名社区服刑人员配发智能手表。
无需与手机配合使用,监管部门就能和这些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实时通话;这次配发的电子腕带带有GPS和基站相结合的定位技术,室外定位误差在10米以内。如果服刑人员的活动超过了限定区域,智能手还会自动报警。
社区矫正人员和普通居民一样居住在社区,正常工作和生活。只是需要定时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,遵守司法局的相关规定,外出应当报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。为了方便社区服刑人员的正常生活,这款智能手表看起来酷似电子表,戴在手腕上小巧灵便,隐蔽性强,实现了科学化、人性化管理的有机结合。根据规定,社区服刑人员必须全天24小时随身佩戴智能手表,并确保设备处于开机状态。
“我们会不定期进行抽查,发现不佩戴,就会给予警告一次,累计3次警告即可启动收监程序。”司法局社区矫正处李处长介绍。
【优势】 不怕没电,也不怕呼叫转移
“以前社区服刑人员特别害怕手机欠费或者关机,影响考核。”这个智能手表可以通过USB接口充电,电池的续航能力也比手机强很多。每天晚上充一次电,就可以保证全天开机,不必担心电量不足。
与以往不同的是,这款智能手表单独佩戴就可进行实时通话,不需要和手机配合使用,也不需要缴纳任何通讯费,不必像从前一样担心手机因欠费而无法接通。
“用手机监管时,我们还曾发现过有的社区服刑人员在人机分离的情况下,通过呼叫转移功能应付抽查。”李喆说,智能手表可以有效杜绝这种脱管、漏管现象。
近年来,多地司法局不断强化对社区服刑人员的信息化监管力度。此次试点效果良好,将全面扩大推广实施智能手表实时监管,是将社区矫正这一刑罚执行工作与高科技手段的有机结合,将进一步强化监管措施、确保社会安全稳定。